1、意思是: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,不受影响。
2、出处:老子的《道德经》第十六章。
3、原文:致虚极,守静笃。
【资料图】
4、万物并作,吾以观复。
5、夫物芸芸,各复归其根。
6、归根曰静,是谓复命;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。
7、不知常,妄作凶。
8、知常容,容乃公,公乃全,全乃天,天乃道,道乃久,没身不殆。
9、意思是:达到极度虚无,守住极度清静。
10、万物一起生长,我因此观看它们的往复回归。
11、万物纷纷纭纭,各自回归到自己的根本。
12、回归根本叫做“静”,这就叫做回复本来状态,回复本来状态叫做“常”,了解常道叫做“明”。
13、不了解常道就会轻举妄动而招来凶险。
14、了解常道才会包容,包容才会公正,公正才会周全,周全才会符合自然,符合自然才会符合大道,符合大道才会长久,终身不会有危险。
15、扩展资料在这一章中,作者由自身的一种修炼体会讲起,告诉世人,自己在修炼到“至虚极,守静笃“的境界时,所感受到的大道运行,然后引出自己的感受,即,我们的世界,一个万物生生不息,不断循环往复的状态。
16、虚极静笃是一种得道的境界,“虚静”容易到达,但“虚极静笃”却很难达到,需要长期的修炼。
17、按照道家内丹派的说法,经过炼精化气、炼气化神、炼神还虚三个阶段以后才可以达到这个境界。
18、按照佛家的说法,叫戒、定、慧三学,先要五戒十善,然后“入定”,“入定”就是要达到“虚极静笃”的境界,这时候就会有大智慧出现。
19、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虚极静笃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